close
台灣人有太多的熱情,但是卻不知道怎麼表達。
禮者理也,表現得恰到好處才能能表示出真正的禮、才能釋放出熱情來,也才能讓人感受到你的熱情。
最近因為H1N1的關係,政府花了大把鈔票在電視上作廣告,宣導國人「如何打噴涕」,並掛名為「打噴涕禮儀」,其實這種禮儀並不是只在H1N1時才要如此,既稱之為禮儀就表示平時就該如此,不如此就是失禮。
在火車上、在公車上,我碰到很多年輕人很懂得禮讓,看到老弱婦孺多會讓座,但在表達上就不是很得體。有時候會默默地起身站到一旁,結果卻經常把座位讓給不是真正需要的人,平白喪失禮讓的美意,熱情沒有引起共鳴、沒能感動他人。因此我會建議自己的孩子,大大方方地起身、大大方方地跟你想讓給的人說:「請坐」,這才算得體。
前陣子台灣遭受幾個颱風及颱風帶來的下雨,出門必需帶雨衣或雨傘,進到辦公室、或公共場所,門口都會備有雨傘套(學校百分之九十九是不會備雨傘套的,這也是很奇怪的現象),我發現我們國人非常不習慣取用雨傘套,寧願拎著濕溚溚的雨具進到公共空間,把地板弄濕了一大片而渾然不覺。
那天我剛好在門口執勤,隨手作了一個統計,在六十分鐘內,不取用者有48人,取用雨傘套的有65人,但取用者中有些人是一手拿雨傘套、一手拿雨傘;有些人是邊走邊套,因此地面還是濕了大半,這點也讓我很懷疑台灣人為什麼這麼沉不住氣?為什麼拾不得停下腳步把雨傘弄好再走?國民禮儀總是表現得如此不得體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