丈夫是指老公,為什麼要稱丈夫?我不懂,只好用猜的。
「丈」作名詞是量器,作動詞是丈量,手拿著量器,東量量、西量量的人叫做「丈夫」,也就是丈量之人、或丈量之夫,就好像作學問的人叫做「學者」、記下事情而作報導的人叫做「記者」,而終日無所是事、不知所云的人(例如是我)叫做「之乎也者」,只是丈量的人不叫「丈者」、而稱為「丈夫」而已。家庭中會作這種事的人,八成是老公,那麼老公其實大部分就是指「丈夫」囉?
丈夫不好當,首先必需勤勞,就像上文所說的,要不斷的量,量後要不斷的訂出規矩,訂出規矩後還要不斷的執行各種規矩,小孩踰越規矩就打,所以「丈」又稱做「扙」,就是打小孩的人也叫「扙(丈)夫」,工作又累、又兇、平日又不苟言笑,被稱為「嚴父」真是名正言順,相對的會有一位慈祥的女人,叫做「慈母」,她總是哄著子女,通常又叫做「妻子」(欺騙小孩子)。
話題有一點扯遠了,回到主題吧,要扮演好丈夫的角色還要很耐操,為了一家生計,要鞠躬盡瘁、死而後已,也因此日本人把「丈夫」這個兩個字直接唸做「じょうぶ」,譯成中文就是「堅固」、「耐操」、「耐磨」,其意義就是:老公當如是也!
丈夫扮演到最高境界當然非「大丈夫」莫屬,字義上來看應該指偉大的丈夫,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大丈夫名句,最朗朗上口的該屬三國時代趙雲的「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、何患無妻?」道德文章中也不乏大丈夫名言,孟子就說過: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也。此外,漢高祖還在當浪子時期,看到秦始皇出巡壯大的場面,竟然忘了殺頭之禍,脫口而出「大丈夫當如此也」,也的確鼓舞了許多年青人勵志向上。
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崇上鄙下的民族,所以古書有許多談到「大丈夫」的論述,至於「小丈夫」就沒多少人愛談了,因此我更無法得到解答,只好和稀泥般地把它給略過不談,免得漏餡,自曝其短。
中國人賦予丈夫和大丈夫嚴肅的定義和任務,隔鄰的日本人好像沒有中國人那麼正經八百,那麼有智慧文章的本事,僅潦潦草草地把「大丈夫」直接稱之為「だいじょうぶ」了事,還口口聲聲說老公操死了也「沒關係」啦,太狠了吧?別忘了,丈夫是長期飯票,大丈夫可是大大的長期飯票,操死了這輩子還能指望誰呢?看到日本人如此對待「丈夫」和「大丈夫」真令人恢心,我也懶得繼續再探討下去了,還是收工回家睡大頭覺,君不聞:「卡早睏卡有眠」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