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        每遇颱風、或連續大雨,新聞報導絕對免不了三星蔥的話題,好像沒有報導三星蔥就沒話題一樣,但也可以顯示台灣人民對蔥的喜愛,它已經變成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
既然這樣,我們還要跟著新聞走嗎?與其受制於人,不如先發制人,我們也可以自己來DIY種蔥也。


 


 



▲     這是我種的「二甲田」的蔥,這個農場是縮小版,一個泡麗龍等於一甲地,種了二個泡麗龍當然就是二甲地囉。本來它們還長得有模有樣的,卻被這次的辛樂克(它真的很辛、但半點也不令人快樂)弄成這個樣子,只是看起來還好嘛。一盆種六株,慢慢會長成六欉。


 


 



▲     這次就選定這一欉,因為它長的最多株。


 


 



▲     用小土鏟在蔥的根部邊緣小心挖掘至一定深度。


 


 



▲     用一隻手壓住要存留的蔥(因為要拍照的關係,左手沒扶著蔥),另一隻手把要撥下的蔥握住,用食指溫柔地下探到根部,小心地把蔥撥離。


 


 



▲     施放少許的有機肥。(不能放太多,否則會受肥害)


 


 



▲      將土回填。


 


 



▲     撥下的蔥就是長的這個樣子,雖然比不上三星蔥,它可是名符其實的「有機蔥」呢。


 


 



▲     洗過就好看得多。這一把可以解決幾天的「蔥荒」,蠻實在的!


 


 



▲     回填後就是這付德性。通常會留個二到三株,留的多長的快,因為蔥的繁衍是倍數生長,大概隔二個月左右又可以收成。我總共種了「二甲地」、12株(欉),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撥用,終年不斷。



 


        蔥不太怕冷,但很怕熱,夏天時如果有個瓜柵最好,有時候種的絲瓜、南瓜、或這次的苦瓜沒有收成,但是它們可以幫忙遮擋陽光,也是功德一件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TGARDEN 的頭像
    KTGARDEN

    KTGARDEN的部落格

    KTGAR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